文明出行 少年先行
关于改善校门口交通拥堵现象的课题研究报告
研究时间:2016.04-2016.06
学校:常州市新北区孟河实验小学
班级:五(2)班
指导老师:恽金花 肖媛媛
组长:毛子瑜
小组成员:石力 钱佳怡 刘译文 谭熙雯 潘晓娴 郑烨琛
关于改善校门口交通拥堵现象的课题研究报告
常州市新北区孟河实验小学 五(1)班 毛子瑜
指导老师:恽金花 肖媛媛
组长:毛子瑜
组员:石力 钱佳怡 刘译文 谭熙雯 潘晓娴 郑烨琛
一、研究背景
不知从何时起,学校门口宽阔的马路越来越窄了,进校难成了我们上学的“拦路虎”。尤其是在上学和放学时间,各种各样的车辆在校门口,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挤得水泄不通,把一条窄窄的路变成了“停车场”。小摊贩的叫卖声,汽车的鸣笛声,摩托车的喇叭声、人们此消彼长的说话声,声声“刺耳”,让我们苦不堪言。如果遇上雨雪天气,那我们就“中彩”啦,因为学校周边的交通肯定“不通”!这样的“拦路虎”,不仅影响了我们上学路,也影响了很多家长和老师的上班路。我们就想,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其他同学、为我们亲爱的老师还有各位家长们,疏通一条通畅、文明之路。恽老师知道了我们的想法,就建议我们向校长室提出来,没想到一下子就得到了姚校长的同意。于是学校以“小手牵大手,文明齐步走”为指导思想,组建除“拦路虎”小分队,让我们亲身实践,增强小主人翁意识,丰富成长和生活经历。我们的除“拦路虎”小分队正式成立啦!
二、研究目标和意义
1、找出隐患。每天上下学都能看见车堵在马路上,总觉得会有些问题,但是具体存在哪些隐患我们还不太清楚。所以要通过调查和搜集,找出学校门口存在的交通隐患,培养我们动手实践、对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分析原因。找出隐患后,不能就此停手,还要深入下去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找出学校门口交通拥堵的原因。培养我们对资料的理解、汇总、提炼的能力和概括信息的能力。
3、提出建议。找出问题,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在活动中,不仅局限于发现还要尽可能的去解决。所以要通过我们的调查与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善交通拥堵的措施,供学校、家庭和社会参考。培养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我们服务社会的意识。
三、人员分工及研究计划
整个过程分组分阶段进行,总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确定研究专题。第二阶段指导研究方法。(拍摄有关照片、上网或去图书室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开展问卷调查、访问有关部门和当地专家。)第三阶段分组实践、探究。(编排小组,合理分工;宣布活动要求;制订活动计划、活动准备和活动的方法、途径等。)第四个阶段成果总结与汇报。(根据收集的资料、数据、图片和调查的问卷等资料撰写活动报告,并构想独特的汇报形式,准备交流汇报并向老师和同学展示。)
在老师的帮助下,经过我们小组成员的共同讨论,制定了如下的“实践活动计划”。我们列出了要研究的内容和相应的研究方法,并进行了合理的分工,还充分考虑了活动过程中的许多注意点。
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表
我们的小组名: | 蒲公英小组 | 我们的口号 | 小手牵大手 文明齐步走 | ||||
组长: 毛子瑜 | 组员:石力 钱佳怡 刘译文 谭熙雯 潘晓娴 郑烨琛 | ||||||
我们的课题名称 | 文明出行 少年先行 | ||||||
研究的理由 | 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私家车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家庭也越来越多。在上学、特别是放学时段,大量接送孩子的汽车在学校门口停留,马路两侧变成了停车场,经常是自行车道停满汽车,机动车道的一半以上车道被占用,造成交通拥堵。此外,还有一些车辆在附近掉头,让整个路段变得更加难行。这种现状一方面成为交通事故多发的根源,亦不利于创建和谐的生活环境。对此我们展开社会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调查、采访、分析探寻拥堵的原因,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 ||||||
研究 内容 和研究 方法 | 研究阶段 | 研究内容 | 活动时间 | 研究方法 | |||
第一阶段 | 确定研究专题 | 2015.03.01-03.06 | 上网查找、实地考察 | ||||
第二阶段 | 指导研究方法 | 2015.03.07-03.15 | 拍摄有关照片、上网或去图书室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开展问卷调查、访问有关部门和当地专家。 | ||||
第三阶段 | 分组实践、探究 | 2015.03.16-04.25 | 问卷调查 实地采访 实地考察 | ||||
第四阶段 | 成果总结与汇报 | 2015.04.26-05.10 | 收集资料 | ||||
供参考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 2、采访、访问 3、实地考察…… | |||||||
我们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1、采访对象不在。可以进行事先约定等。 | ||||||
2、有关方面的技术问题。请老师、家长、交警、交通协管员等。 | |||||||
我们预期的成果 | 了解学校门口存在的交通隐患以及造成学校门口交通拥堵的原因,找到改善学校门口交通拥堵现状的策略。 | ||||||
成果的表达形式 | 结题报告、论文、体会、文字、图片、图像等。 | ||||||
本次研究我们主要采用了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等方法。在学校范围内对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在校外对部分家长进行访谈,到交警队虚心听取交警叔叔的意见,并实地考察了学校周围适宜停车的场所。最后,我们对所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出一些建议。
研究的中心环节为实践探究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研究组的学生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第一阶段:调查全校2200名学生上下学采用的交通方式。第二阶段:通过观察了解校门口交通拥堵的原因。 第三阶段:采访学生家长并调查分时段人流量和车流量。第四阶段:提出解决问题意见和建议。将调查的情况及收集资料的体会以日记的形式记下来,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拟定倡议书并分发倡议书。第五阶段:撰写调查报告。
实践活动具体分工如下:
研究内容 | 负责学生 | |
第一阶段 | 调查学生上下学采用的交通方式 | 周墨 汤丹妮 郑烨琛 |
第二阶段 | 了解校门口交通拥堵的原因 | 潘晓娴 恽悦 |
第三阶段 | 采访家长并调查人流量和车流量 | 汤丹妮 谭熙雯 |
第四阶段 | 提出解决问题意见和建议 | 毛子瑜 周墨 汤丹妮 谭熙雯 潘晓娴 恽悦 郑烨琛 |
第五阶段 | 撰写调查报告 | 毛子瑜 郑茱萸 |
四、活动内容与过程
摩拳擦掌 分工明确:
(一) 区分出行方式
第一组成员需要对全校2200名学生和158名教师的交通出行方式进行调查汇总,可是需要调查哪些内容引起了大家的讨论:有人说要调查不同的交通工具,因为不同的交通工具对车道的使用方式和时间不一样;有人说要区分学生和教师,因为接送学生的车辆多为直行,而教师的车辆涉及到拐弯进校门·····这些建议都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我们满心欢喜的进行了统计和调查(见附件1),得到了如下结论:
步行 | 自行车 | 公交车 | 校车 | 私家轿车 | 电动车 | 摩托车 | 三轮车及其他 | |
学生人数 | 164 | 25 | 82 | 159 | 609 | 338 | 151 | 66 |
教师人数 | 16 | 7 | 0 | 0 | 57 | 38 | 22 | 18 (住宿) |
总计 | 180 | 32 | 82 | 159 | 666 | 376 | 173 | 84 |
备注 | 其中267名住宿学生,周一由家长送达,周五晚上接回,对周二至周五早上的交通没有影响。 | |||||||
孟河实验小学全校学生数有2200人,从上述调查表中我们发现需要家长接送的学生高达1643人,占总人数的75%,一至四年级有21个教学班,平均每班学生数48人,绝大多数是家长接送上学的,五、六年级有13个教学班,因为未满12周岁都不能骑自行车,离校较远的学生也是家长接送的。从调查数据中发现,在学生上下学这段集中时间,校门口路段至少集聚人数在2000人左右。
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符合骑车年龄的同学有288人,但每天骑车的有25人,尽管这只占一小部分,但对于拥挤校门在上学和放学时,如果他们一起推车进出校门,减弱了校门的通畅能力,同时对进出校门的同学和骑车同学都带来安全隐患。
教师借助交通工具上下班的有117人,占到教师总人数的74%,在上下学高峰期,教师的进出校门也是寸步难移,尤其是驾驶汽车的,想在这段时间走出校门非常不易,而摩托车和电瓶车则相对灵活一点。
(二)制定调查表格
第二组成员制定了校门口交通拥堵的调查表,在同学们的热烈交流和老师的指导之下。我们用了一周的时间分时段从学校门口道路设施,学校周边环境,机动车驾驶员驾车习惯和停车习惯,非机动车行使习惯和停车习惯以及其他方面展开了调查(见附件2),得出了以下结论:
调查方面 | 存在问题 | 备注 |
道路设施 | 道路宽不足10米。 道路两边岔口少,无法分流。 校门口没有斑马线。 长达2000米的道路没有一处交通信号灯。小商贩流动摊位占道。 | 因道路两边均为密集的商铺和住宅,路面不可能拓宽。 |
周边环境 | 小店、商铺较多,很多家长把车子停在路边,带孩子进店吃早饭,买文具。 居民区密集,有的居民会把车停在道路两旁。 校门口有三家大型物资公司,经常有大型卡车在上下学的时候在公司门口卸货。 兴镇路是镇的交通要塞,早上很多上班族要从此道经过。 | 其中一家 “平平麻糕店”为镇上有名的早餐店,每天有很多人慕名驾车前来吃早餐。 |
驾车习惯 | 随意超车,使两车道的道路堵死。 随意掉头,严重影响了过往车辆前行速度。 把私家车停在路中央,护送孩子进校门后再回车上驾车离开。 把摩托车,三轮车随意停在道路两旁,陪孩子进店买文具。 一部分家长把非机动车一直驾驶至正大门,导致校车和教师车辆无法转弯入内。 电动车、摩托车驾驶员在机动车之间随意穿梭,偶发碰擦事件,堵塞交通。 | 大多数家长的素质还有待提高,大队伍志愿者在疏导交通时常常遭到家长的不配合甚至起冲突。 |
行人习惯 | 学生、家长、居民在道路中间随意行走,车辆行进缓慢。 很多学生滞留在校门口吃早饭,使得本来就狭窄的路口更加拥堵。 | |
其他原因 | 只有两名学校保安帮忙指挥交通。 没有交通协管员(专业人士)前来指挥交通。 | 经常是堵死了才会前往疏导交通。 |
(三)检测不同流量
第三组成员要走出校门,分时段检测人流量和车流量,并对学生、学生家长、路经居民进校采访(附件3),试图进一步了解交通拥堵的原因,唤醒学生、家长、居民的交通意识。
通过三周的连续观察检测,我们得出以下结果(为大家目测估算,有一定的误差):
时间段 | 人流量 | 车流量 | ||||||||||||||
汽车 | 摩托车 | 自行车、电瓶车 | ||||||||||||||
周一 | 周四 | 周五 | 周一 | 周四 | 周五 | 周一 | 周四 | 周五 | 周一 | 周四 | 周五 | |||||
上午 | 7:00—7:20 | 160 | 140 | 110 | 180 | 166 | 172 | 126 | 130 | 134 | 160 | 171 | 169 | |||
7:20—7:40 | 180 | 150 | 120 | 167 | 162 | 155 | 164 | 157 | 165 | 98 | 102 | 195 | ||||
合计 | 340 | 290 | 230 | 347 | 328 | 327 | 290 | 287 | 299 | 258 | 273 | 346 | ||||
平均 | 287 | 334 | 292 | 292 | ||||||||||||
下午 | 3:25—3:35 | 14 | 13 | 14 | 13 | 12 | 15 | 24 | 31 | 29 | 74 | 68 | 76 | |||
3:35—3:45 | 15 | 16 | 15 | 21 | 25 | 26 | 38 | 40 | 36 | 87 | 81 | 85 | ||||
3:45—3:55 | 12 | 14 | 13 | 9 | 12 | 11 | 16 | 18 | 15 | 18 | 23 | 26 | ||||
3:55—4:05 | 12 | 13 | 11 | 17 | 12 | 15 | 24 | 27 | 24 | 68 | 65 | 65 | ||||
4:05—4:15 | 14 | 15 | 17 | 26 | 23 | 25 | 38 | 40 | 41 | 74 | 69 | 78 | ||||
4:15—4:25 | 15 | 15 | 16 | 35 | 29 | 31 | 65 | 57 | 60 | 114 | 97 | 113 | ||||
4:25—4:35 | 13 | 12 | 13 | 16 | 14 | 15 | 23 | 28 | 34 | 35 | 34 | 38 | ||||
合计 | 95 | 98 | 99 | 137 | 127 | 138 | 228 | 241 | 239 | 470 | 437 | 481 | ||||
平均 | 97 | 134 | 236 | 463 | ||||||||||||
(选择周一、四、五检测是因为这三天比较有代表性,周一为全校学生、教师均要出行,尤其是住宿班学生家长驾车送学生对交通造成压力。周四为部分学生和教师出行,周五为学生和教师正常出行)
下面是其中几份采访稿:
集思广益 现状分析
在进行完初步的调查和采访后,我们开始了对造成拥堵的原因展开了讨论。在讨论的时候,我们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闻所想,提出了见解,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于是我们更乐于去表达了,即便有些想法不怎么成形,老师也鼓励我们说出,并一起探讨。经过一番讨论之后,我们发现造成交通拥堵主要有五大原因:
(一)道路狭窄,流通缓慢。我们的老师说过,孟河实验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与门口的道路都已经是20年前规划与设计的,当时,学校周边的居民不是很多,学生也都是自己步行上学或者骑自行车上学,对于道路的流通要求不是很高。而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周边的居民与车子翻了几倍,学生上下学也都是家长接送,对于道路的流通要求很高,但道路一直没有拓宽,学校也没有改造,就造成了学校配套的道路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虽然经过几次小规模的拓宽与修补,但根本上没有解决通行能力与实际通行量之间的矛盾。就像是一个不变的瓶子,装越来越多的水,即使给瓶子加了些纹饰,还是不能解决瓶子溢水。
(二)占道经营,影响安全。上放学期间,各种卖小吃的摊贩觅得商机,围挤在校门口,占道摆摊设点,向学生兜售食品,阻碍了校门口交通,造成交通堵塞。这种情况在城区及农村的小学普遍发生,卖小吃的摊主为了经济利益,甚至将盛放小吃的车辆放在公路中间招揽生意,全然不顾交通安全。我们有时候吃零食,为了一时的口舌之快,去校门口的小摊,想想真是不该。
(三)违章停车,堵塞交通。现在的孩子,是全家的掌中宝,尤其是上小学的孩子,由于没有足够自理能力,上放学都由家长接送,受时间较为集中的影响,这一庞大的接送队伍停留等候在学校门口前,使学校门口交通拥挤不堪,极易发生交通堵塞。另外在农村地区,由于路程远等原因,接送孩子大多使用私家小轿车摩托车、电瓶车、农用三轮车、更容易发生交通堵塞,严重影响道路通行安全。而一些离校不远的孩子也选择由爸妈驾车接送,这主要是学生娇生惯养,怕冷怕晒怕走路。
(四)文明交通,有待提高。大多数机动车驾驶人和非机动车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差,交通文明素质低,在学校周边道路超速行驶、乱鸣喇叭,容易给学生造成伤害,破坏了学生安静的学习环境。而且很多家长都要帮自己的孩子背上书包护送进校再驾车离开校门口,使得本就拥堵的交通状况雪上加霜。
(五)设施不全,存在隐患。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不健全,给学生交通出行带来安全隐患。据调查,除城区学校门前公路上设有学校驻地、减速慢行交通标志、按照缓行黄闪灯和施划人行横道线等交通标志标识,交通设施比较齐全外,农村学校门前公路上基本没有任何交通标志标识,长达2000米的道路上没有一处交通信号灯,也没有交通协管员前来指挥交通。
对症下药 提出建议
研究小组成员通过走进校长室、走进社区、走进交警大队请求帮助,设计分发倡议书,对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出了诸多意见和建议。
1、有关部门的解决方案
①城管部门:驱散在校园周边的无证摊贩,让学生出校门后能及时回家,而不会在摊贩处停留。
②交通队的解决方案:在兴镇路两端路口设立时间段禁止车辆驶入标志,只允许接送车辆驶入。
2、学校方面提出的解决方案
①分时段放学:周一因为全体教师要开周前会,学生统一放学时间是夏令时3:25分,冬令时3:05分,1475名学生在这段时间都要离校,势必早晨校门的拥堵。采取一二年级提前5分钟放学,也因为一二年级接送家长最多,可以很好缓解拥堵现状。在采访校长时我们还得知,今年将对校门进行改造,将校门和传达室向内缩进20米,让家长有等候区和接送去,另外校门扩大,让进出校门有更大的空间。
②划出禁止停车线:在校门口10米处划出一切车辆禁止停车线,留给学生出校门后有足够的观察空间。
③邀请交警指挥:在特殊时间段邀请交警来协助,疏导交通秩序,维护道路通畅。
3、家长提出的解决方案
我们分别对前来接送的家长进行了现场采访和调查。校门口停车场先来的家长会按秩序停好的,后来的家长由于停车场停满了就停在路边。100%家长知道学校门口和道路上禁止停车,但大多数家长承认贪图方便,直接将车停在校门口,尤其是爷爷奶奶辈的,瞪着三轮车,而且是载货的打三轮车,占地面积又大,往路边一停,人就下来了。导致边上的车同行能力下降,造成堵塞。从询问中我们也得知,有些家长怕自己的电瓶车或三轮车被偷取,又怕接孩子时,找不到孩子,直接把车开到校门口。还了解到有的家长顾全大局,将车停在离校门口稍远的地方,让孩子自己过来找。
通过询问调查,许多家长也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通过梳理,我们觉得比较合理解决方案有:①班级放学时间一定要准时。②举班牌的同学一定要带领好队伍,便于家长寻找班级。③如果老师要留补课的,放学前通知家长,这样可以家长可以晚点过来。
4、我们提出的方案
①通过调查和寻访,我们发现了一些不合理之处,提出我们的解决方案。
②给接送家长的车辆划分为车辆区域分,汽车区、摩托车区和电瓶车及三轮车区。
③发放“绿色出行”倡议书,倡议家长不要乱停车,尽量将车停在远离校门口,并按秩序停车。
绿色出行倡议书
尊敬的学生家长:
您好!
当我们城市里穿行的汽车越来越多,道路显得越来越狭窄时;当路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出行不再便捷时;当空气污染,蓝天白云难以再见,日夜与剥夺我们健康的“雾霾”相伴时——我们有理由思考、改变我们的自身行为、重新考虑出行方式。
为了确保孩子安全、快捷的上学、放学;改善孩子上学拥堵的状况,我校特向您提出如下倡议:
1、环保出行。
改变机动车接送孩子的方式,坚持多步行、多骑自行车、多乘公交车、少开自家车接送孩子,做绿色出行、助力畅通的模范。学校附近的家长请尽量以步行的方式接送孩子上、放学。请家庭离校稍远的家长尽量坐公交接送孩子上、放学。
2、规范行车。
校门口路段路面狭小,仅为双车道,请机动车在小黄山入口处至信特超市不要随意掉头,超车,也不要在此路段随意下车购买商品,以免造成交通拥堵。达到校门口,请勿随意停车把孩子送到校门口再折返回车上离开,请让您的孩子自行背书包走进校门。
2、规范停车。
学校路段路面狭小,特别是学校路段两边出口处(平平麻糕店、少年宫)经常有车停放在两旁,使路面变小,致使道路无法畅通。因此,建议大家不要把车停放在学校路段两旁(尤其是电瓶三轮车),上学、放学时间把车停在学校路段之外,步行到校门口接送小孩,保障校门口的交通顺畅。
3、文明出行。
遵守交通规则、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安全出行、爱惜生命才是家庭幸福的保障。希望各位家长能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一个值得敬仰的伟大的父母形象,文明驾驶、文明出行、文明典范。
让我们行动起来,现在出发,绿色出行,你我同行!
常州市新北区孟河实验小学
2016年05月15日
五、存在问题
1、虽然我们已经很努力了,可是还有一些在采访时,还是发现由于问题没设计好,采访任务进行的不顺利。
2、查阅资料时,由于过于疏忽、目标不明确,一些资料几经周折才找到,最终导致研究的速度很慢。
3、进行调查问卷时,有很多同学不愿意合作。可能是我们的突兀的出现没让他们准备好,这值得我们去好好思考一下。
六、活动感受
通过这次的调查研究活动,大家都有了各自的收获。有同学说,这一个月下来,我发现我们小孩子的本事也是不容小觑的,大人眼里无法完成的事凭借我们自己的能力也能做好。有同学说,我们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研究校门口交通拥堵这一课题,虽然很累很辛苦,但是收获很大。通过这次课题活动,我们了解了造成学校们门口交通拥堵的原因,也通过采访了解学校个各级部门采取的措施,同时也提出了我们调查组的建议。还有的同学说通过这次调查活动的实践与体验,我们获得了更多独立思考、独立活动的机会,我们不再是处处依靠大人的孩子,而是可以和自己的伙伴们独立去完成一项工作。不仅能力得到了增强,还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所无法学到的知识。怎样去设计问题?怎样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怎样去和陌生人交流?怎样去和团队合作?怎样去分析解决问题?······不知不觉间,我们在一个月里改变了那么多。就像巢毅同学说的,我们感到所做的一切并不是在完成一种任务,而是觉得自己是在娱乐、在创造,在向人们展示自己,因而兴趣盎然,把活动当成是充分发挥自己创造才能的机会。以后的路还有还远,有小伙伴们的陪伴,我们定当无所畏惧,一路向前,做好一名学生,做好一位公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