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河实验小学“学校名师工作室”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学校“学校名师工作室”管理,更好地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指导和辐射作用,引领青年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学习、实践、改革和创新,促进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1.学校名师工作室,是在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指导下,以专业特色命名的非行政性工作机构,是由同一学科领域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 集教学、科研、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教师合作共同体,是学校培养优秀教师的重要发源地、未来名师的孵化地,教育难题的攻尖室。
2.工作室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先导,与教研部门密切配合,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寻求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和建议,以各种方式传播先进的教育思想、课程理念、教学方法,发挥名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示范、引领、指导和辐射作用,打造一支在本校乃至全区范围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领军团队。
3.工作室以三年发展规划为依据,结合成员个人发展规划,制订年度计划和学期计划,开展研训工作,并将过程性资料,及时上传工作室专题管理网络,将工作室网站建设成体现研究的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
4.工作室领衔人重点做好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学期计划制订、阶段研究盘点、成员发展情况考核、专题网站建设、帮助成员提炼教育教学经验等工作,做好青年教师榜样,有序推进工作室研究工作,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5.成员树立良好的师德,遵守工作室管理规定,倡导无私奉献精神,善于向名师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建设好个人专题网站,每月撰写一篇教育教学类反思,不断改进学科教学,总结教育教学方法,每学期上一节优质汇报课、提炼一节优秀教学设计、精读一本教育专著,完成一篇教育论文、努力提炼自己的教学风格,并将个人发展轨迹体现在个人专题网站上。
6.工作室研训活动,每月不少于1次,活动方式多元,可以采用理论学习、学术沙龙、论文报告和教学研究等形式进行。
7.工作室每学期召开一次成果汇报暨总结会,面向全体教师用专题讲座或者展示课方式,汇报研究成果,梳理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
8.学期末,领衔人负责对成员从师德修养、理论提高、教研业绩、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等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等,考核结果在本工作室的网页上公布。考核不合格者,调整出工作室。
9.对成员实行动态管理和过程淘汰制度,成员每学期不参加工作室研修活动超过三次者,将视为自动放弃资格;对不能认真负责完成工作室布置的各项活动,将其调整出工作室,同时根据需要及时增补人员。
10.学校于学期结束时,对工作室及其领衔人进行考核,考核以工作室网站建设和成员取得的实绩为主。对考核合格的工作室拨付研究经费, 经费主要用于培训,课题研究,鉴定评价,外出学习,购买资料,成果奖励及推广等方面。考核合格的领衔人,继续担任,考核不合格者,调整领衔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