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特色网>>校本培训>>计划总结>>文章内容
孟河实验小学2018-2019年度第一学期校本培训暨教师发展处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9-03-1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朱琳

本学期,我校继续以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工作要点为指导,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标,切实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研究水平,努力做好学校教科研工作,现将一学期以来的工作作如下总结与反思,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

一、组织学习,促进教师理论素养的提升。

1.师德培训提素养。

本学期,我校以教师专业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教师自我修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依法施教,以自身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形象去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培养学生良好品德。首先,开展了办公室“爱在左,责任在右”主题沙龙活动,老师们能从模范身上发现自己的身影和自身的不足,以便树立高尚师德,高效为学生服务。其次是开展了德育工作集中培训学习活动,肖媛媛老师精心组织,每位班主任积极参与,活动效果良好。

2.阅读专著提功底。

本学期我们以自学为主组织学习为辅的学习方式,教师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认真阅读各项理论。并围绕学校的课题研究,组织老师们有针对性地学习课堂教学新常规、新课标和各类教学理论杂志。同时结合周一教师例会、备课活动、教研活动、名师工作室活动等进行学习。鼓励教师利用网络,自主下载学习有关前沿理论,丰富自身的理论素养。

3.专题沙龙促成长。

围绕教育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带有共性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各教研组开展集中理论辅导和沙龙活动。老师们重点围绕学生课堂常规的培养、课堂核心问题的设计、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几个方面,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交流了不同的理解。姚校长孙校长组织青年老师开展骨干教师经验分享交流活动,启发了青年教师的发展热情。

4.外出学习促交流。

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有计划、有步骤地邀请市或区教育教学专家来校听课并作专题讲座,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制订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同时继续有重点、有层次地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或参加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本学期,多名老师也走出常州市,参加了省内组织的不同学科的教学评优活动,开拓了视野,学习了先进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

二、丰富校本教研形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青蓝结对显实效。

继续组织开展“青蓝结对”活动,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加强过程性管理,多名老师在基本功竞赛、评优课活动中获奖。

2.骨干队伍重引领。      

为了充分发挥校级骨干教师引领作用,首先是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开展学科组专题讲座活动。本年度,每个教研组均需安排一次组内骨干教师专题讲座活动。同时做好材料的搜集整理工作。本学期,多名老师参加了常州市名师工作室活动,优秀教师跟岗学习活动,到局小教育集团跟随名老师学习。

3.教研活动日常化。

本学期,备课组工作重点是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同时围绕课堂转型研究、作业变革设计及单元质量分析进行重点研究,将教材解读、练习设计、质量分析等内容整合到集体备课中。做到每次活动每个备课组有一个讨论主题。教研组重点开展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延续上学期的研究专题,制定了本教研组的活动安排,都能落实好两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同时,为了更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学校还先后邀请了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的薛辉校长、陈建伟校长来校指导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姚校长也多次亲自示范教学,为全体教师的课堂指名了清晰的研究方向。

4.加强课程建设。

三、深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

1.扎实各级课题的日常研究。

本学期,各项课题按学期研究计划,开展相关的实践研究工作,并把研究材料及时上传至校园网,后续将更扎实地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

2.开展新一轮微型课题申报研究工作。

继续依托各备课组,根据我校各学科存在的问题,确立新一轮微型课题研究方案。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交流,学校统一进行申报论证,帮助完善研究方案。依托备课组活动,开展微型课题日常研究工作。多位老师申报了个人微型课题,学校也将认真指导这几位青年教师撰写好课题方案,积极做好常州市第二轮市级备案课题的申报工作。

3.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活动,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累案例,本学期,35周岁以下的青年老师均参加了蓝天杯教学设计评选活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