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特色网>>校本培训>>分享交流>>文章内容
多媒体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
发布时间:2019-04-1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孙建顺

多媒体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

新北区孟河实验小学   吕枫晨

4月3日到4日,由江苏省教师发展中心举办的省“蓝天杯”小学语文会课活动在扬州美琪学校举行,来自全省的各位优秀选手,汇聚一堂,用灵动、幽默、朴实的教学风格展示出一节节生动的课堂教学。我受学校委派,全程参加了学习,心得体会如下。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都知道,只有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乐好奇心与兴趣时才会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勇于回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获取新知识、拓展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主要的推动力。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学内容的呈现是丰富多彩的,它能加速学生的认知过程,促进认识深化,从而加深理解 ,增强学生记忆力和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近似真实或虚拟仿真的语言环境,提供机会给他们充分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和交流。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呈现教学情景,使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活泼,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求知欲望。另外,如果在教学环境中能广泛使用能使学生视听并用的教学媒体,就可以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使原本陌生枯燥的书本知识具有了声形并茂、生动活泼的形式表现,把抽象的语言变成直观具体的形,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使教学活动情理交融,多种感官共同参与, 更能准确生动地感知所学知识,使教学变得生动鲜活。

    此外,在课堂上,我们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的某些特殊动画功能,如:跳跃、闪动、变幻色彩等画面,去刺激学生的感官,避免大脑皮层的疲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能够轻松愉快地参与学习。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真实情景,培养学生实践和交际能力。

  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缺乏语言实践的机会。而在实际教学中,又往往只注重句型的学习,忽视它的具体应用。因而,不少学生能从原型例子和教材练习中获得固定的、孤立的知识点,但将这些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情境的能力比较差。当他们遇到与之不同场合下的现实问题时就束手无策。我们通过多媒体,能在课堂上模拟现实生活的情景,这不仅缩短了教学和现实的距离,给学生提供使用语文交际的机会,而且满足了他们好奇、好动的心理,学生触景生情,激发起表达的欲望。这种情境性学习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习迁移,使学生在语文交际活动中提高了交际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训练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结构的一个组成要素,它为创造性思维活动指明方向。发散思维的培养需要特定的教学环境的支持,而多媒体技术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正好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了最理想的环境。多媒体的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了各式各样的物品,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用其中的物品自行装饰房间,再根据自己所布置的房间编成一篇短文。由于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学生获得了强大的支持,在教师有意识的帮助和指导下,他们俨然一个个创新的设计师,他们边思考,边设计,设计完之后再借助于网上词库的帮助,用语文对他的“作品”进行一番描述,形成文字。与此同时,教师利用网络监测系统,对学生进行及时监测指导,最后通过请学生朗读各自的短文,学生与学主之间互相交流、评点,又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环境。通过这样的练习,既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又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自我创新的能力。

  由于发挥了计算机的优势,让每个学生参与,避免了一、两个优生占领课堂的现象,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又增加了学生思维的广泛性和灵活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

四、利用多媒体拓展学生课外学习空间,学得更丰富全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已进入了家庭,丰富多彩的软件、网络资源共享,有利于学生拓展视野,广乐博收。仅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尤其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掌握一项技能也是需要反复练习,但在传统的教学中,很难保证大量的学习时间,技能的反复练习也是很难做到。其次,通过提供纯正的语言材料,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地道的语言,并且学生可以通过将自己的发音与多媒体材料的发音进行对比来矫正自己的发音,能培养良好的语言、语调。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对合理地利用和开发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拓展小学生学习和运用语文的渠道、实施小学语文网络化教学。多媒体课件与语文学科整合的主题应该是语言的学习,主体是学生,媒体只是辅助。在设计课件和单件时,教师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设计的内容和设计的对象。围绕这两个中心,教师再考虑如何设计,即如何把内容传递给学生,如何让学生认知学习的内容,如何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主要考虑的应该是开发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功能,用多媒体把信息正确无误、简单易懂地传递给学生。

  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有效地把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整合起来,使之为教学服务。因此,正确无误和简单易懂是衡量课件设计有效性的标准,任何动画、色彩和音响都应该为此服务。在考虑设计对象和如何设计问题时,教师应该考虑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主动性和互动性的功能,以及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语言。教师所创设的各种情景能否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动交流是检验其有效性的标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