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在区教科研工作的重点指导下,以第三轮《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落地践行为抓手,结合国家“双减”政策,紧密围绕“自觉发展”这一重点,分类梳理教师专业基础,抓实教育教学常规,规范校本研修活动,不断优化校本培训措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文雅教师的品质。
二、工作目标
1、加强立德树人,扎实开展“师德建设”,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2、深化教学改革,分层打造“教师队伍”,规划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3、激活整体活力,逐步落实“规范管理”,完善学校校本培训制度
三、工作举措
教师是立校之本,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打造一流的学校。因此,我们应该把加强教师队伍能力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
(一)校本培训序列化
1、宣传师德。利用教师例会的时间,组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内容,利用橱窗和校园网站宣传优秀教师事迹,以此培养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勤于创新的职业素养和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的道德情操,强化教师的自我修养,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将“最美文雅教师”评选活动贯穿于整个学期,活动由教师发展处策划,通过各条线、各年级组的推荐,发现身边感动的人和事,发现一线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让美好的教育情怀和师德师风在教师之间形成积极向上的能量。
2、“文雅讲坛”。以发扬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基点,加强“文雅讲坛”主题的长程策划与过程设计,注重校本研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层次性、多元化、师本化,坚持“名师引领、同伴互助、自主发展”策略,不断拓展其外延,一方面对外邀请市区教研员、区域名师专家等来校作专题讲座;另一方面校内吸引特长教师、特色教师、有特长的家长、特长学生走进讲坛,扎实开展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培训活动。
3、扎实教学。紧扣课堂教学:通过集体备课、教材解读、上课磨课,教研组的公开评议、教学沙龙、案例分析,教育教学案例研究院等形式,加强课堂教学的改革研究,让“双减”落地生根。在课堂教学中凸显“文畅课堂”的特质,让课堂生动、灵动。利用课堂促教师研究,利用研究促教师发展。
4、课题研究。通过研究团队的努力,完善课题组的工作,进一步做好学校的市、区和校级的课题研究工作,及时总结研究经验、完善研究的阶段性材料、成果,积极参加课题的阶段性评估。微型课题多可采用行动研究法和叙事法,着实开展务实有效的研究。对新老师们进行专门培训,让每个年轻老师每个人拥有一个自己的微型课题,并即时指导与督促他们认真开展研究,从研究上让他们更进入门,更快成长。
5.班主任建设。依据常州市名班主任的评选条件,扎实做好班主任团队建设。本学期,将邀请市、区的班主任工作专家来校指导,开展校、区级班队课的研究活动,对班主任团队进行业务培训,力争让更多的班主任成为走出学校。(本学期重点工作)
(二)教师发展专业化
1、教师培训内容
对象 | 形式 | 内 容 |
工作1年的新教师 | “青蓝”工程——入门 | 聘请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任学科指导老师和班主任指导老师。班主任指导方面:开设班级常规,师生沟通,班级活动设计,班级文化建设,家校联系等系列指导。学科指导方面:进行备课,上课,观课与评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练习的设计与讲解等系列指导。(师徒结对:优秀师徒;课堂汇报;考核评价:区新教师考核标准。) |
工作2-5 年内的教师
| “追踪”工程——入格 | 制定一份成长规划,阅读一本教学专著,撰写一篇教学案例,执教一次研究课,撰写一份教学设计,撰写一篇教学论文,制作一份微视频,申报一个微型课题,给青年教师提供锻炼平台,使得青年教师教学理论会应用、教学模式会操作、教学课题会研究、教学经验会总结、教学观摩会评价。(青年教师成长营、自我规划) |
工作5-10年的教师
| “六一”工程——升格
| 每学年执教一节高质量的研究课,研读一本学科教学或教育理论专著,主持或参与一项课题研究,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教科研论文,提炼一篇高质量的精品教学案例,提供一次外出学习或者培训的机会,让这部分教师快速成长起来,迈入“五级梯队”。(名师工作室、课题研究主持人) |
工作10-15年的教师 | “名师”工程——有格
| “选苗子”:选择具有骨干教师称号,或者虽然没有骨干教师称号,但有发展潜力的教师,作为培养对象,制定培养计划和措施,落实培养责任人。 “压担子”:给培养对象下达具体可行的任务,督促他们自加压力,自我奋进。本学期继续开展校级骨干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引路子”:学校组建以名师姓名命名的“名师工作室”,通过领衔人对培养对象给予系统性的指导与帮助,组织骨干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明确专业发展的方向与路子。 “架梯子”:为培养对象牵线搭桥,与名师、专家结成帮带对子,加强名师的示范引领; “搭台子”: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展示活动,让这些培养对象有展示才能的机会; “树牌子”:表彰师德高尚,专业发挥好的优秀教师,树立榜样。 |
工作15年以上的教师 | “传经”工程——风格 | 通过经验分享与课堂展示双管齐下,鼓励中老年教师提炼教学特点,分享教学经验,供青年教师学习与借鉴。 |
2、具体举措
(1)着力打造“成长团”,促教师双向成长。
本学期,学校将继续着力打造“青年教师成长团”。各行政定点跟踪1~2位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的成长,结合 “常州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教学能手”等五级梯队的评比条件,采取对照目标,梳理反思明确短板、学期攻坚攻克短板等,重点关照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学科教学质量、班风学风建设,实现行政与“青蓝工程”结对师徒多方共赢。学科责任人队伍,通过培训引领、实践探索、阶段反思等提升其组织策划、引领示范和凝聚团队的能力。同时,引入激励机制、竞争机制、评价机制,加强过程管理,激活管理团队工作与发展的内在能动性,建立自觉、自律、主动自为的管理新文化。
(2)实行素养大练兵,夯实教学基本功。
开展基本功练兵活动:组织教师粉笔字/演讲、教学设计/说课、课堂展示/观课评课、微视频制作、评优课比赛;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申报微型课题,协助教师参加市区级的评优课、基本功、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等,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
(3)创设多层级梯队,推动教师拾级而上。
根据市区级专业称号评选要求,鼓励教师不断进阶,增加学校层面的教坛新秀、教学能手等专业称号,激励教师不断从校级向市区级五级梯队晋及;依托多层平台,校级成长营/培育室、市区培育站、区培育室、市工作室等资源平台,助推教师拾级而上;同时帮助教师明确初、中、高级岗位聘任条件,从师德、教育、教学、科研、辐射等维度解读标准细则,促进老师的快速发展。
(4)做好“微型课题” ,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在新老课题交替之间,进一步加大、加强青年教师个人微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学校鼓励青年教师继续以日常教学中的小问题为抓手,积极开展微型课题研究。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在学期初,梳理上阶段的课题研究现状,制定新学期微型课题研究方案。指导青年教师通过微型课题研究把备课、上课、评课、理论学习与科研结合,发现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形成系列报告。加强过程监管,进行跟踪、督促、指导,争取在活动中获奖。
(三)评价考核制度化
一方面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构建领导、老师、学生、家长等多位立体式的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评价内容的多元。
1、自我评价机制: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并对照自我发展规划自我剖析,找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及时反思,形成发展期望并采取行动,精准复盘。 三月份开展教师三年发展规划交流活动,完善教师发展档案。
2、制度激励机制:(1)对新教师的评价跟进:结合区新教师的培训考核方案,对新教师进行跟踪培训与考核;学校对师徒进行学年考核,评选“优秀师徒”。(2)对青年教师的评价跟进:从教育、教学、教科研等维度进行考核,评选校级教坛新秀和教学能手。(3)对课题研究的评价跟进:每学期对课题材料进行常规检查,进行课题研究的总结和反思,每学年末评选教科研积极分子。(4)完善学校绩效考核方案:完善校级最美教师和最美团队的评选标准,以激励为目的,将个人先进和团队先进的评选相结合,创新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3、成果激励机制:结合教师的培训与考核方案,做好教师的评优评先工作,以教师的职称评审,市、区级五级梯队的评选为契机,帮助教师不断晋级,在超越自我中获得职业的幸福感。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校本培训计划表(草)
类别 | 时间 | 内容 | 形式 | 施训者 | 参训者 |
常 规 培 训 | 周二上午 | 校本教研活动 | 语文教研组活动 | 专家、教研组长 | 全体语文教师 |
周三下午 | 校本教研活动 | 英语教研组活动 | 专家、教研组长 | 全体英语教师 | |
周四下午 | 校本教研活动 | 数学教研组活动 | 专家、教研组长 | 全体数学教师 | |
周四上午 | 校本教研活动 | 综合教研组活动 | 专家、教研组长 | 全体术科教师 | |
周一下午 | 师德培训 | 教师、班主任例会 | 校长、副校长 | 全体教师 | |
专 题 培 训
| 二月 | 假期读书 | 自我培训 | 教师发展处 | 全体教师 |
青年教师成长团专题会议 | 沙龙 | 教师发展处 | 青年教师 | ||
三月 | 班主任培训 | 培训 | 教师发展处、学生工作处 | 全体班主任 | |
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交流 | 沙龙 | 教师发展处 | 青年教师 | ||
四月 | 评优课培训 | 培训 | 教师发展处 | 相关教师 | |
优秀教师培训 | 培训 | 校长室 | 专业发展教师 | ||
新班主任沙龙 | 沙龙 | 学生工作处 | 全体班主任 | ||
五月
| 优秀教师培训 | 沙龙 | 校长室 | 专业发展教师 | |
读书交流 | 沙龙 | 教师发展处 | 青年教师 | ||
微型课题研究 | 阶段小结 | 教师发展处 | 部分教师 | ||
教学管理沙龙 | 沙龙 | 教师发展处 | 有关人员 | ||
专业发展优秀教师成果展示 | 成果展示 | 校长室 | 专业发展优秀教师 | ||
六月 | 新教师课堂考核 | 课堂研究 | 教师发展处、课程教学处 | 相关教师 | |
微型课题研究 | 阶段小结 | 教师发展处 | 部分教师 | ||
师德修养专题 | 培训 | 校长室 | 全体教师 | ||
课题上传专题网 | 培训 | 教师发展处 | 部分教师 | ||
七~八月 | 微型课题结题 | 材料结题 | 教师发展处 | 部分教师 | |
教师发展档案 | 自主梳理 | 教师发展处 | 全体教师 | ||
暑假老师读书 | 自我学习 | 教师发展处 | 全体教师 |
孟河实验小学“文雅讲坛”活动安排表
月份 | 周 次 | 项 目 | 内 容 |
2月 | 第1周(周一2.14) | 师德建设 | 教师规范(殷国伟) |
第2周(周一2.21) | 读书分享 | 王琼琼 | |
第3周(周一2.28) | 年级组例会 | 年级组长 | |
3月 | 第4周(周一3.7) | 文雅讲坛 | 课题研究(孙建顺) |
第5周(周一3.14) | 读书分享 | 徐黎 | |
第6周(周一3.21) | 文雅讲坛 | 案例分享(王艳) | |
第7周(周一3.28) | 最美教师 | 最美文雅教师评选 | |
4月 | 第9周(周一4.11) | 文雅讲坛 | 新教师说课展示(张晨迪、尹夕、蒋馨蕾) |
第10周(周一4.18) | 读书分享 | 朱琳 | |
第11周(周一4.25) | 最美教师 | 最美文雅教师评选 | |
5月 | 第13周(周一5.9) | 文雅讲坛 | 学生培养(潘志刚) |
第14周(周一5.16) | 读书分享 | 吴鹏飞 | |
第15周(周一5.23) | 文雅讲坛 | 班主任风采展示(肖媛媛) | |
第16周(周一5.30) | 最美教师 | 最美文雅教师评选 | |
6月 | 第17周(周一6.6) | 文雅讲坛 | 课堂教学(朱慧娟) |
第18周(周一6.13) | 读书分享 | 恽祺 | |
第19周(周一6.20) | 文雅讲坛 | 教研组研修分享(各教研组长) |
常州市新北区孟河实验小学
2022年2月5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