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昭文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努力打造一支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勤于实践、乐于总结反思的教师队伍。搭建“四大平台”(课题研究、读书交流、名师大讲坛、论文评比),实施“三大工程”(基本功竞赛、名师培养、师徒结对)。在活动中锤炼师能,促进教师队伍的进一步发展。
一、搭建多种平台,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1、炼基本功 大显身手
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们组织了30周岁以下教师粉笔字大练兵活动,在每周的粉笔字书写中,教师写字素养得到了提升。下学年将开展教师基本功大赛,从粉笔字、演讲、备课及课件制作四个方面进行比赛,旨在提升学科教师专业素养,力争早日晋升五级梯队。
2、青蓝工程 促教师成长
学期初我们召开了师徒结对会议,对上学期的情况总结。新老师制定了成长计划,他们的师傅对计划进行认真落实。在五月底进行了徒弟展示课,课前他们的师傅精心指导他们备课,我们发现很多青年老师在师傅指导下成长很快。
3、博览群书 广泛阅读
我校开展了全校教师读书活动。学校给备课组订了各类教育教学类图书杂志。成立青年教师成长团,利用晚上的时间,青年教师线上分享读书体会,孙建顺副校长对青年老师读什么、如何读、读了有什么用进行引领,给大家指明了方向。新课标的出台,青年教师又进行了新课标的学习和研读,每人撰写了学习心得。他们约定读书内容、约定交流主题,约定交流时间,读书成已成为老师们的一种生活习惯。
4、以赛促研 以赛促思
“双减”工作迅速地全面铺开,在给学生和家长带来新的机会和改变的同时,也给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整体考虑学生的校内外生活,如何合理布置课内外作业等现实问题,都第一时间摆在学校尤其是教师面前,每一个老师或多或少都有了些焦虑:双减怎么减?减了作业减了练习,怎么落实课堂教学质量?低年级学生不留书面作业,中高年级各科作业总和不超60分钟,可以利用哪些途径提高孩子的数学技能与能力?为提升教师研究意识与能力,本学期开展了“双减”作业设计和论文评比,也为后续各级各类论文评比做好准备。
二、做实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研究能力
进一步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更好地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1、课题观摩 促进深入
本学期有36个微型课题,进行开题立项,课题组长为课题研究的第一责任人,第一责任人与组员共同商讨制定课题研究的计划,确定阶段性研究目标。为了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本学期组织了对市区备案课题研究活动进行阶段性观摩,介绍呈现课题研究的方式及阶段性研究成果,反思阶段性研究中的问题,调适后续阶段的研究路径课题组研究的情况进行把脉,指出研究中经验与不足。增进了课题研究的实效。做到真研究、真实践、有真成效。
2、课题研究 突出成果。
教师自主课题研究,以应用研究为主,做到学校大课题的融通。研究过程中根据课题组的特点,突出自己课题研究成果,改变以往研究走过场的现象。
3、认真谋划,申报主课题。
本学期梳理各学科、各级段研究专题及目标要求,立足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及评价体系的构建,积极谋划申报学校主课题。
总之,我们以扎根性研究为契机,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推教师快速成长,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
|









